勞工優化計劃申請前需知
0 Comments on 勞工優化計劃申請前需知Visit my Shop
僱主可扣僱員每一个月10%住宿費 Q&A 僱主需要補貼僱員住宿費 港島區$1300-$1800 九龍區$1000-$1500 新界區$1000-$1300 瑞興勞務派遣有限公司 相關費用 僱主需支出 A. 政府徵費: ($400X僱傭月數)及簽證費用:$230 B. 瑞興勞務徵費 一次性行政取費$2000處理文件工作,遞交文件, 廣告招聘,前期準備工作等等….etc 服務年費 人數少於5人$1000(位)年費人數多於6人$300(位)年費 續期安排,替換僱員安排,協助管理行為表現欠佳 員工,前期後續服務
View more經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的意見後,勞工處將實施多項措施優化補充勞工計劃,並於下周一開始接受申請。勞工處會致力在三個月內完成處理計劃下通過甄別的申請。 在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僱主必須就每宗申請的職位空缺展開四星期本地招聘,以優先聘請合適的本地工人填補空缺。勞工處會把空缺詳情發送予勞顧會委員和相關職工會,以便他們轉介合適的本地求職者應徵有關職位。 現時,每宗申請經甄別後,勞工處的勞工督察會與申請僱主聯絡,安排巡查僱主的辦公地點和擬輸入勞工的工作地點,核實有關資料。勞工處會改以審視文件代替勞工督察巡查,並按情況向僱主以電話或書面核實。 勞工處下月會為僱主舉辦五場簡介會,解釋提交申請的注意事項,並即場解答疑問。 為保障輸入勞工的僱傭權益,僱主必須讓他們在抵港後八星期內出席僱傭權益簡介會,確保輸入勞工了解在香港工作的僱傭權益。 如擬輸入的勞工為內地居民,優化計劃下的僱主必須經由內地相關機構核准的對外勞務合作企業招聘輸入勞工。此外,僱主除在香港境內安排輸入勞工的住宿外,優化計劃容許僱主安排輸入勞工在內地住宿或讓輸入勞工在其位於內地的住所居住。 優化計劃的申請表格等詳情載於勞工處網頁。查詢可致電2150 6363。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6月13日通過建議,為建造業及運輸業推出行業輸入勞工計劃;以及透過暫停執行補充勞工計劃26個職位類別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兩年等優化措施,紓緩其他行業人手短缺的問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8/20230828/20230828_143105_917.html?type=ticker
View more「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首日接受申請,截至下午4時半,勞工處收到27宗申請,申請輸入飲食和批發等行業158名外勞。有勞務公司指,本港技術或非技術人員薪金,一般比內地二線城市例如江門高出一倍,有較大吸引力招聘外勞來港。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涵蓋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例如收銀員、文員、髮型師、廚師等。僱主要透過14間內地機關核准的機構招聘。 甄韋喬及伍進超成立中介公司,與江門市對外勞動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對方負責與當地人力資源及社會保障部對口,透過微信、官方網站等發布訊息,為本港企業招募外勞。 甄韋喬之前曾協助招聘機場外勞,會安排面試及制訂考核程序等。他們指廣州、深圳等地薪金水平與本港相若,二線城市如江門的人工少香港最少一半,來港工作吸引力較大。 本地勞務中介公司負責人甄韋喬指出:「江門這班出來的勞工,他們的欲望及心態都很強烈,希望在港做工,亦可學習多些香港國際化城市管理、文化。內地就業情況有些較商業性的或文職性的,香港需求較大,內地就業率不是真的很高,變了吸引力是兩樣加起來很多人想來。」 僱主要輸入外勞,必須要四周內在本港都請不到人,而工資不能少於本地工人的中位數。 勞務公司負責人伍進超表示:「要摒除過去想著聘請一個廉價勞工,來港日以繼夜勞動的概念,我認為想像不只是這樣。」 他們指勞工處審批外勞申請時,僱主已可同步「見工」,但之後仍要經過入境處及內地機關的批核,估計整個程序最快要近半年。 勞工處本月亦會舉行五場簡介會,為僱主解釋申請的注意事項,又規定外勞抵港後八星期內需出席簡介會,確保了解在港工作的權益。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prod-tvb-inews-web/news/img/soical_icon/icon_copy_link_black.png
View more有調查發現,近九成基層勞工對政府推出輸入勞工計劃後的就業前景感到憂慮。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上月中至本月上旬訪問208名基層市民,約七成六人認為,當局優化補充勞工計劃不設名額或上限並不合理,擔心會衝擊本地非技術或低技術勞工,損害本地勞工就業機會,亦減低本地勞工的工作待遇水平等。 現時優化補充勞工計劃的申請,要求僱主須進行四星期本地招聘,團體認為應延長至不少於六星期,又建議當局增加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額,由現時二萬五千元增至五萬元。 https://news.tvb.com/tc/local/64d8a69ddcd090929cb05cbe/%E6%B8%AF%E6%BE%B3-%E8%AA%BF%E6%9F%A5%E6%8C%87%E8%BF%91%E4%B9%9D%E6%88%90%E6%9C%AC%E5%9C%B0%E5%9F%BA%E5%B1%A4%E5%8B%9E%E5%B7%A5%E6%86%82%E6%85%AE%E6%8E%A8%E8%A1%8C%E8%BC%B8%E5%85%A5%E5%8B%9E%E5%B7%A5%E8%A8%88%E5%8A%83%E5%BE%8C%E5%B0%B1%E6%A5%AD%E5%89%8D%E6%99%AF
View more政府去年12月實施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截至上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十萬宗申請,約61,000宗已獲入境事務處批出。政府正進行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預計明年第三季會有主要分析結果,協助政府規劃人力資源。 本屆政府上任一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主持座談會,與本地主要商會和人力資源管理業界回顧人才和人力相關工作的進展,並就未來工作交換意見。 政府積極培養和留住本地人才,同時積極進取招攬人才,增強香港發展動能。一系列措施去年12月28日實施,反應良好;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反應尤其踴躍,接獲申請逾36,000宗,約26,000宗獲批。 政府並於5月16日擴大人才清單,涵蓋專業由13項增至51項,並應用於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以吸引更多高質素人才來港。 各計劃反應正面。政府表示,有信心達致施政報告訂立的目標,即每年輸入至少35,000名預計留港至少12個月的外來人才。 另外,香港人才服務窗口線上平台去年年底開通,為外來人才提供一站式資訊及支援服務。勞工及福利局正籌備成立服務窗口的實體辦公室,專責招攬和支援人才的前線工作。 輸入勞工方面,勞福局上月19日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相關政策局也會於本月推出建造業和運輸業的輸入勞工計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7/20230714/20230714_154229_518.html
View more香港將大規模輸入外勞,消息傳出後,大批內地網民在社交平台熱議來港打工攻略。在同一時間,內地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來香港找工作似成為一條出路。 在內地社交平台「小紅書」,流傳各種來香港打工的資訊。本台周四(15日)在「小紅書」搜尋,發現不少帖文都以「高薪收入」作主題,包括聲稱「月入2至5萬的工作機會!」、「打工搬磚都可以有3萬元」、「HK輸入外勞細則出台!16萬月薪?來嗎?」;又標榜「普通人」、「無門檻」,除了建造及運輸業,更指日後包攬多個行業,包括洗碗、收銀、侍應等。
View more